使用孟鲁司特钠片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本品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 15岁及15岁以上哮喘患者 已在大约2600名15岁及15岁以上的成年哮喘患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评价了原研孟鲁司特钠片的安全性。在两项设计相似,安慰剂对照的为期12周的临床研究中,原研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组中与药物相关的发生率≥1%且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是腹痛和头痛。但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在临床研究中,累积已有544名患者使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至少6个月、253名患者治疗1年、21名患者治疗2年。随着使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无改变。 15岁及15岁以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已在2199名15岁及15岁以上成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评价原研孟鲁司特钠片的安全性。每天早晨或夜间服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一次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类似。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原研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组中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发生率≥1%,且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在为期4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安全性情况与2周临床研究一致。在所有的临床研究中,嗜睡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15岁及15岁以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已在3235名15岁及15岁以上成年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进行了两项为期六周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评价原研孟鲁司特钠片的安全性情况。每天服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一次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组类似,且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在这两项临床研究中,治疗组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1%,且未发现与药物相关,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嗜睡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临床实践的合并分析 使用有效的自杀行为评估方法对41项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35项研究针对15岁及以上患者;6项研究针对6-14岁儿童患者)进行了合并分析。在9929例服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的患者和7780例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一例有自杀意念的患者服用了原研孟鲁司特钠片。任何一组均未出现完成自杀、自杀企图或针对自杀行为的预备行动。 针对46项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35项研究针对15岁及以上的患者;11项研究针对 3 个月至 14 岁的儿童患者)进行了独立的合并分析,评估行为相关性不良事件。在11,673例服用原研孟鲁司特钠片的患者和8827例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行为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2.27%;比值比为1.12 (95% CI [0.93;1.36])。 这些合并分析中包含的临床试验没有特定设计自杀率或行为相关性不良事件的检查。 上市后的经验 原研孟鲁司特钠片上市使用后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 感染和传染:上呼吸道感染。 血液和淋巴系统紊乱:出血倾向增加、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系统紊乱:包括过敏反应的超敏反应、十分罕见的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精神系统紊乱:包括攻击性行为或敌对性的兴奋、焦虑、抑郁、方向知觉丧失、注意力不集中、夜梦异常、口吃(结巴)、幻觉、失眠、记忆损伤、强迫症状、精神运动过激(包括易激惹、烦躁不安和震颤)、梦游、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自杀)、抽搐。 神经系统紊乱:眩晕、嗜睡、感觉异常/触觉减退及十分罕见的癫痫发作。 心脏紊乱:心悸。 呼吸,胸腔和纵隔系统紊乱:鼻衄;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胃肠道紊乱:腹泻、消化不良、恶心、胰腺炎、呕吐。 肝胆紊乱:ALT和AST升高、十分罕见的肝炎(包括胆汁淤积性,肝细胞和混合型肝损害)。 皮肤和皮下组织紊乱:血管性水肿、挫伤、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瘙痒、皮疹、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荨麻疹。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紊乱:关节痛、包括肌肉痉挛的肌痛。 肾和泌尿系统紊乱:儿童遗尿症(偶见)。 其他紊乱和给药部位情况:衰弱/疲劳,水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