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红霉素肠溶胶囊
商品名称: 999 红霉素肠溶胶囊 0.25g*10粒(肠溶微丸)
拼音全码:999 HongMeiSuChangRongJiaoNang 0.25g*10Li(ChangRongWeiWan)
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碱。
本品为无色透明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微丸。
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嗜血流感。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等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长期使用红霉素可导致耐药或真菌的感染。若出现双重感染,请停止使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分2次服用。严重感染可加倍。或遵医嘱。百日咳:建议40~50mg/kg/天,治疗5~14天。
尚不明确。
对大鼠的研究表明红霉素无致畸或其他生殖方面的副作用,但对于孕妇则无研究,对动物的研究并不能预测对人的影响,建议除非必须,孕妇慎用。有报道红霉素能够通过胎盘屏障,但胎儿血浓度很低。红霉素可通过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慎用。
口服,建议饭前1小时使用。本品常用推荐剂量如下:成人250mg(一粒),每6小时一次。如果采用每日两次的用药方法,则建议每次500mg(2粒),每12小时一次。儿童30~50mg/公斤/天,分2次服用。
1.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 2.过敏反应:风疹、轻度皮疹。 3.有听力暂时损害报道,发生于肾功能不好且用药量大的患者;有报道口服红霉素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黄疸。
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一旦药物过量,应停止给药。红霉素不能用腹膜透析或血透析来消除。
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敏感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属、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胎儿弯曲菌也有抑制作用。非临床毒理研究:对大鼠长期(2年)研究,口服红霉素无致癌、致基因突变的证据;对于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研究未发现其对生殖方面的影响。
口服红霉素碱吸收后,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并很快广泛分布于体液中。红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当脑膜有炎症时,则可进入及脊液。可透过胎盘屏障,但浓度较低。红霉素可以通过乳汁分泌。肝功正常情况下,红霉素集中在肝脏中从胆汁中排泄,但肝功能异常时,胆汁的排泄情况不详。红霉素主要经胆汁排泄,部分在肠道中被吸收。通常情况下,约5%红霉素以活性形式从尿中排泄。本品为肠溶微丸胶囊,口服后胶囊在胃中溶解,而微丸在小肠上端溶解、释放药物并被吸收,避免了红霉素碱在胃酸中的降解和失活。由于其颗粒较小且有肠溶包衣,微丸很易通过胃部进入小肠溶液、吸收。口服本品500mg后3.5小时左右,血药浓度可达高峰(4.40ug/ml),半衰期约为3小时。饮食对本品的吸收无明显影响。
正品保证
国家认证 安全健康真药查询
国家监督 真实有效隐私包装
安全放心 隐私配送货到付款
货到付款 购药无忧厂家授权
厂家授权 品质护航专业医师
用药安全 专业指导广东亮健好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专业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18 www.360l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师
购物车
0药品清单
0收藏